OASA与中国天楹公司合作 投资2.6兆盾在南丹格朗建造PSEL项目
-

图为上周五(4月11日),Maharaksa Biru Energi(OASA)公司通过旗下的Indoplas Energi Hijau公司和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(CNTY),在雅加达出席记者招待会。
【本报讯】Maharaksa Biru Energi(OASA)公司加强其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域领军企业的地位。
成功开发生物质业务后,目前OASA计划在万丹省南丹格朗县Cipeucang垃圾场/废物的最终处理(TPA)建造废物处理转化为电能(PSEL)项目。
OASA通过旗下的Indoplas Energi Hijau公司,与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(China Tianying Inc./CNTY)达成合作,这家中国企业已在全球多国成功开发同类项目。
这个PSEL Cipeucang项目将耗资2.6兆盾资金,计划于2026年初开始建造。
上周五(4月11日),OASA总裁Bobby Gafur Umar在雅加达出席记者招待会上说,“我们希望今年能举行奠基仪式。”
OASA声明,通过利用废物转化为电能,OASA每日可处理1100吨垃圾,其中包括1000吨新垃圾和100吨旧垃圾。
这个废物处理转化为电能(PSEL)采用移动炉排焚烧炉(Moving Grate Incinerator,简称MGI)技术,可实现高达90%的垃圾处理率,并符合国际绿色能源标准。“该技术具有无烟无臭的特性,新加坡已很久应用这个技术。”
PSEL Cipeucang项目将为期27年采用建设-经营-转让(Build-Operate-Transfer,简称BOT)方案,以建设工期三年。CNTY也将作为该项目的技术提供商。
OASA还在印尼各大城市探索废物处理项目的机会。“目前,许多城市正在改善其废物管理系统。我们也在研究这个机会。”
除了废物处理项目外,OASA还继续开发基于生物质的可再生能源组合。他说,印尼生物质潜力很大,并能成为支持国家能源安全的主要力量。(lc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