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访专家:江西省名中医、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 付志红
本报特约记者 王 鹏 吴飞华 杨 萌
 
生过孩子的妈妈们都知道,在产后42天检查时 ,医生会检查盆底肌,并告知盆底肌修复及锻炼的方法。女性的盆底肌,就好像一张弹力十足的吊床,支撑着子宫、阴道、膀胱和直肠等盆腔器官保持在正常位置。孕期,随着子宫重量逐渐增加,腹部压力随之增大,盆底长期处于受压状态。加上经过阴道分娩时盆底肌被过度拉伸,弹力受损,吊床塌陷,再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,就会出现尿失禁、子宫脱垂、膀胱或直肠膨出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。
数据显示,产后3个月,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13%~31.1%,盆底疾病的患病率高达34.7%。盆底肌的修复和锻炼除了经典的凯格尔运动法,其实运用祖国医学也有不错的效果。“遗憾的是,临床发现,很多女性对盆底肌的修复有认知误区。”江西省名中医、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付志红表示,错误的观念一定要改。
错误一:自认为没有症状就不做盆底肌修复。有些女性产后可能暂时没有明显症状,但腹直肌分离、盆底功能紊乱已经存在,腰背痛、小便控制差、子宫脱垂等症状会在数月或数年之后逐渐显现。妊娠和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,建议产后女性及时检查,尽早防治。
错误二:盆底康复就是缩肛运动,自己在家就能做。盆底康复并不只是缩肛运动,是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康复,其中包括尿失禁、脏器脱垂、性功能障碍、盆腔痛等。盆底康复手段多样,比如盆底生物反馈疗法、筋膜手法、核心力量训练、中医疗法等,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。
错误三:剖腹产不需要做盆底康复。怀孕时,随着胎儿体积和重量增大,盆底组织承受了更大重力,从而导致损伤。无论剖宫产还是顺产,盆底损伤都是存在并且相同的。
错误四:产后一年了,做盆底肌修复效果不显著。临床中,经常可以看到生育两年仍然有腹直肌分离、骨盆紊乱、产后腰痛的女性。虽然错过了最佳恢复期,但只要开始就不晚,由专业医师评估,选择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,依旧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中医古籍中没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具体病名,但根据其症状,将压力性尿失禁归为“遗尿”“尿失禁”“小便不禁”等范畴,盆腔器官脱垂则称为“阴脱”“阴菌”等,多由分娩损伤所致,故又有“产肠不收”之称。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提出,“升补元气,固涩真阴”是基本治疗原则,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。付志红认为,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虚下陷与肾虚不固致胞络受损,带脉提摄无力,而致子宫脱出;病因为气虚及肾虚,兼湿热。治疗上,应遵循“虚者补之,陷者举之,脱者固之”的原则,益气升提、补肾健脾固脱。兼夹湿热者,先清热利湿治标,继而升提固摄治本。针对女性盆底功能受损,中医药有特色治疗方法。
中药方剂。1.气虚证:表现为子宫下移或阴道壁松弛膨出,劳累后加重,夜间可自行回纳,常伴小腹下坠感,平时易疲乏、无力。这种情况应采用补气升提的治法,常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。2. 肾虚证:除表现盆腔脏器下垂,还兼有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冷痛、小腹下坠、夜尿频多等症状。治疗上,需补肾益气,常用方剂为大补元煎。
针艾结合。子宫与任脉、冲脉、督脉、带脉、肾经、脾经等密切相关,故治疗子宫脱垂选穴多集中在以上经脉循行处,结合艾灸可通经达络、温煦气血,促进盆底组织再生。
中药熏蒸。中药熏洗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,是通过取用白术、益母草、醋香附、黄芪、丹参、路路通等益气升提类药物透皮吸收进入体内发挥作用。熏洗时,皮肤在温热环境中更易于吸收,且直接作用于疾病部位,效果显著。
穴位贴敷。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,直接作用于人体经络,既有益气固摄类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,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,两者相辅相成,改善盆底肌功能。贴敷多取气海、关元、三阴交等穴位。
推拿按摩。通过推拿按摩产妇腰腹部的肌肉及穴位,既能促进肌肉收缩和局部血液循环,改善产妇盆底组织功能,也可刺激穴位起到温肾助阳、补虚固脱的作用。常选穴位有八髎、三阴交、长强及会阴,患者屈膝左侧卧位,保持呼吸均匀、顺畅,操作者以双手食指对准穴位轻轻按压,力量由轻到重,直至患者感到局部酸、麻、胀、轻微痛感为止。每次按压需间隔5秒,最后以揉法结束。
付志红提醒,由于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体内胶原蛋白含量下降,所以可适当增加蛋白摄入。此外,不宜过度劳累,避免提重物;保持大便通畅,长期便秘易增加腹压,引起盆底功能障碍。盆底肌康复需循序渐进,产后6周内建议先做较温和运动,6-8周后逐渐恢复正常运动量即可。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