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:阳气不足三个表现 脚冰凉 容易感冒 虚胖乏力
-
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 顾 超 □医师 甄蓉蓉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阳气者 ,若天与日 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。”意思是说,阳气在人体内,像太阳一样重要。太阳普照大地,驱走黑暗,促进万物生长,阳气充盈全身,防御外 邪 ,使身体强健 。 阳 气到底是什么?阳气是一种看不见、摸不着的东西,是一种可以维持人体运转的能量,具有激发、促进、兴奋等作用,也可以温煦全身、防御外邪。 严冬时节,人体阳气不足有哪些表现?
手脚冰凉 。 每当天气变冷 ,很多人都会出现怕冷的现象,有些女性和老年人怎么穿都是手脚冰凉,这可能就是阳气不足。《医碥·杂症·气》记 载 :“阳气者,温暖之气也。”阳气就像身体里的发动机,一方面推动气血运行,另一方面促进代谢、产生热量,从而温煦全身,让身体有足够的热量抵御寒冷。当阳气不足时,身体没有足够能量将气血推到像四肢末端这些远端,也不能产生足够热量,手脚自然就会冰凉。另外,老年人末端血液循环较差,气血运行受阻,阳气无法到达,也会手脚冰凉。
容易感冒腹泻 。“ 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正气中阳气的部分相当于身体的“ 护卫军 ”,阳气不足者防御能力减退,免疫功能下降,更容易被病邪侵袭。比如天气一转凉或吹空调后容易感冒,吃凉东西或肚子受凉容易腹泻,以及长期觉得疲倦乏力等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。另外,阳气不足的人病情容易反复,这是因为“ 护卫军 ”太少了 ,寡不敌众,只能使用迂回战术,所以病情迁延难愈。
虚胖。 阳气不足的人,会有一个典型表现,就是舌头变胖了,舌边有明显齿痕,这是因为脾脏阳气虚弱、水液运化受阻导致。人们进食进水后,需要消化系统消化吸收,将有用的物质供身体使用,没用的物质经身体排出 ,这个过程就是中医讲的“ 运化 ”。阳气不足,运化过程就没有推动力,速度减慢或停滞不前,没有被运化掉的物质就被转成脂肪,让 人变胖了,这种胖实际上是虚胖。阳气不足且虚胖的人,会伴有畏寒怕冷、气短懒言、大便溏薄、小便清长等表现。
针对以上表现,需要通过“开源节流 ”的方式保证体内阳气的充足。一方面要顾护阳气,防止阳气流失,另一方面要补养阳气,具体方法如下。
适度适量运动。中医讲,“动则生阳”,运动可调动机体机能、促进气血运行、产生热量、加快身体新陈代谢而补充阳气 。 很多人喜欢运动时大汗淋漓,但出汗过多,毛孔大开 ,阳气随之外流 ,病邪也会随之进入机体 。 运 动时,建议以微微出汗为宜,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 30~60 分钟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五禽戏是中医传统功法,推荐坚持练习。
少食生冷 ,以食补阳 。 无论冬夏,生冷食物都会伤及阳气。另外,火龙果、海带、苦瓜等寒性食物也会导致阳气损伤。阳气不足的人,建议日常多吃龙眼、大枣、羊肉、山药等热性或滋补食物,助养阳气。
中医调理。艾灸或按摩足三里、关元、涌泉、三阴交等穴位可以养护阳气;还可取黄芪、人参等温热药代茶饮或煎汤服用;另外,可以将艾叶、黄芪、生姜等泡入热水中,泡脚 30 分钟左右,也有不错的补阳效果。▲




